历史
1989年,Tim Berners-Lee爵士发明了万维网(参见原始提案)。他创造了“万维网”(World Wide Web)一词,并在1990年10月编写了第一个万维网服务器“httpd”和第一个客户端程序(浏览器及编辑器)“WorldWideWeb”。
他编写了第一版“超文本标记语言”(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HTML),这种文档格式化语言具备超文本链接功能,成为Web的主要发布格式。随着Web技术的传播,他对URI、HTTP和HTML的初始规范进行了改进,并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了讨论。
W3C10小组回顾早期Web历史。
万维网联盟
1994年,在许多公司不断增加对Web投入的推动下,万维网联盟成立。Tim Berners-Lee爵士开始带领万维网联盟团队开展重要工作,旨在促进一致的架构,以适应Web标准快速发展的步伐,支持网站、浏览器和各种设备充分利用Web的一切功能。
在创立万维网联盟时,Tim Berners-Lee爵士创建了一个同行社区。Web技术发展迅速,成立一个组织来协调Web标准至关重要。Tim接受了拥有联盟经验的麻省理工学院(MIT)的邀请,由其主办W3C。他从一开始就要求W3C具备全球影响力。
多总部模式(1994-2022)
1994年10月,Tim Berners-Lee爵士在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实验室(MIT/LCS)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合作创立了万维网联盟(W3C)。Web起源于CERN(参见原始CERN服务器上的信息),并得到了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和欧盟委员会的支持。
1995年4月,法国国家信息与自动化研究所(Inria)成为第一个欧洲W3C总部机构,随后在1996年,日本庆应大学(湘南藤泽校区)成为亚洲总部机构。2003年,欧洲信息与数学研究联盟(ERCIM)接替Inria成为W3C的欧洲总部。2013年,W3C宣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为第四个总部。
这四个机构在多总部模式下进行行政合作,共同管理W3C会员,并为全球W3C员工提供就业,这些员工在W3C管理层的指导下工作。
公益非营利组织
万维网联盟在2023年初成为一个全新的公益性非营利组织。
这个由W3C使命驱动的新实体继续以会员为导向、保持现有的全球触达与合作,同时允许在欧洲和亚洲以外增加更多合作伙伴。新组织还保留了联盟的核心流程和使命,通过制定开放的Web标准引领Web发展,作为一个全球组织,汇集W3C会员、员工和国际社区的贡献。
“今天,我为W3C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感到自豪,为W3C与会员和公众一起取得的众多成就而骄傲。我期待着W3C作为一个公益性非营利组织,在其28年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推动和实现更多赋能性的改进和提升。”
Tim Berners-Lee爵士,Web发明者、W3C创立者,2023年1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