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标准技术助力我国少数民族文明传承

作者及发布日期

发布:

image of world languages

语言使用现状简介

万维网(World Wide Web)作为人类有史以来覆盖范围最广影响最深远的信息载体和传播媒介,肩负着传播传承人类文明的重任。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越来越多的来自全球各地区各文化族裔的海量的语言文字内容涌现在Web上。在我国,约有1.2亿少数民族人民,使用着朝鲜,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彝、傣、拉祜、景颇等80种以上语言和40多种文字。这些语言文字在Web上的正确呈现、合理布局、多语种文字图像混合排列、双向书写等需求给目前的Web技术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相关技术指南和实现技巧的缺乏,也给广大开发人员造成了不少困扰。因此,加强Web基础设施的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简称I18N)技术标准建设,促进Web对多文化多语种的技术支持,已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W3C的国际化标准工作 

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简称I18N)是对应用程序、规范文档的设计和开发,以确保这些应用和规范等可以更好更容易地适应不同文化、地区、语言的用户。构建“全人类共享同一个Web”是W3C长久以来坚持的重要设计原则,而国际化是W3C始终坚守的标准化核心领域之一。自1998年成立至今,W3C国际化标准活动一直致力于实现Web的真正全球化,并开展了大量标准化工作,例如从使Unicode成为Web的基础,到支持双向书写系统(例如阿拉伯语和希伯来语),再到为垂直文本和其他本地排版解决样式需求等,为实现尽展Web潜能,推动Web长期发展发挥着巨大作用。

 

W3C中国助力国际化标准

从2014年9月11日,以W3C中国总部举办的中文版式标准需求技术研讨会为标志,W3C开启了中国为主题的国际化标准工作。目前进展中的工作包括,简体中文、繁体中文、蒙文、藏文、维哈柯等文字布局需求文档(书写方向、版式布局、标点符号、条目编号、多文种混排等与文化和文字相关的需求等)、中文E-Pub实践建议、W3C相关技术标准(及草案)的翻译、与中文文字布局有关的国际化测试用例(Test Cases)等。 

 

来自国内产业界的支持

以中国为主题的Web国际化标准工作得到了来自国内多个行业、民族和政府部门的热情参与和积极支持。海内外版式专家、少数民族语言学者、出版业专业人士、标准化从业人员及主管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纷纷从各自的角度在我国境内文字在Web上的正确呈现相关工作中贡献着力量。

2018年7月,W3C启动国际化标准活动赞助计划(Internationalization Initiative),阿里巴巴与苹果、庆应义塾大学高级出版实验室、Monotype以及Paciello集团作为该计划的初始赞助商,出资推动W3C国际化标准技术工作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发展。这是我国产业首次以正式赞助商的身份参与W3C国际化技术标准建设。

W3C中国衷心感谢阿里巴巴以及Web国际化标准领域各位专家、志愿者的大力支持!

更多内容,欢迎参阅W3C国际化赞助计划官方新闻稿,及W3C中国官网新闻

相关的 RSS